本宮所奉祀的旱溪媽祖,據傳是林氏祖先自福建來臺,為祈求開墾順利,乃恭請湄州天后宮之「老二媽」即今日俗稱之旱溪媽祖一同渡臺;奉祀於此,已有兩百餘年之歷史。「旱溪媽祖」相傳在道光年間,因出巡十八庄顯赫神威驅除農作物烏龜蟲病蟲害,深受居民之尊崇敬仰而得名,並享有盛名,地位崇隆。本宮之建築歷經多次翻修,今日所見之正殿及三川殿乃重建於日據大正十三年(1924)及昭和四年(1929),由廟方延請漳州派名匠陳應彬主持工程。民國七十四年,本宮經內政部公告列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後,不僅成為國家重要之文化瑰寶,更是臺中地區之文化教材,亦是東臺中文化及信仰中心。

臺灣地區解嚴以來,鄉土文化之保存與傳承備受各方關注,各級學校亦積極推動鄉土文化教育,藉此培養年輕學子之鄉土情懷。本宮經內政部公告為國家文化財後,其建築裝飾藝術精巧,氣韻生動,深受專家之讚賞,各界人士及各級學校師生亦紛至沓來參觀或作研究,撰寫報告、論文等。古蹟是歷史的見證,亦是今人以古鑑今之最佳題材,更是人類文明往前積極邁進之原動力。此無價寶藏,吾輩應更用心、熱心、細心的維護,尤其現今政府正大力推廣鄉土教學,使參訪者欣賞樂成宮建築與裝飾之美,瞭解歷史的軌跡與宗教的信仰,進而愛護文化資產,讓藝術與生活融為一體,進而達成維護古蹟之效益。九二一地震,本宮屋頂損傷嚴重,棟樑位移,今本宮已於九十三年三月修建竣工,巍峨廟體,精緻裝飾,終於再次呈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