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」的由來,歷史相當悠久,相傳在清朝道光初年,「大臺中地區」部分地區稻作,發生烏龜仔病蟲害,蔓延情形十分嚴重,當地農民深以為苦,遂前往樂成宮恭迎「旱溪媽祖」前往遶境,於農曆三月初一下哩仔,初二阿密哩,初三五張犁,初四瓦磘仔,初五詹厝園,初六大突寮,初七田寮仔,初八涼傘樹,初九內新庄,初十車籠埔、十一塗城、十二草湖、十三阿罩霧、十四柳仔湳、十五吳厝庄、十六丁台、十七喀哩,十八石螺潭,十九溪心埧,(早期喀哩、石螺潭、溪心埧三庄遶境日期每年輪流舉行,後因吃宴及陣頭常會記錯日期跑錯庄頭,於是統一於十七日三庄同時舉行遶境活動),二十前竹、仁德、九德、樹仔下、樹仔腳、麻糬埔、南屯、土庫、半平厝、東勢仔,廿一新平,廿二宜欣,廿三旱溪本庄。

當旱溪媽於農曆三月初一在下哩仔出巡遶境之時,忽然烏雲密佈,天降滂沱大雨,烏龜蟲立即被掃滅殆盡,接著一庄又一庄均神到蟲除,農民重獲生機,咸認係媽祖威靈顯赫所致。由於十八庄民對旱溪媽感恩加上遶境的特殊宗教儀式,也因此臺中地區一帶,有一句流傳俗諺:「旱溪媽祖蔭外庄」,寓意著外庄信徒,只要虔誠篤信旱溪媽,能得到「旱溪媽」豐厚的庇祐。

俗諺:「旱溪媽祖大旗腳」。此句話意思是,媽祖出巡時都有「大旗」的陣頭,遠遠望去媽祖正好在大旗之下,所以有了這句話的說法。據北管薪傳獎藝師林水金老師及樂成宮董事陳文雨先生指出,當時遶境地區,都有數組大旗的團體謂之「彩旗鼓」,乃由七人所組成的鑼鼓陣,最前一人舉大旗,另揹鼓一人,打鼓一人,及四銅(大鈔、小鈔、響盞、小鑼各一人),而當時彩旗鼓再相互較勁之下常會有「拼陣」的現象發生,各陣頭會以不同鼓蕊(鼓譜)如洗馬、哭相思、三不合、五箸頭、加冠蕊、舊空排…等來展現其鼓藝與眾不同之處,所謂「輸人不輸陣,輸陣歹看面」。遶境隊伍有「大旗」百餘面,且陣頭有獅陣、騎布馬、公揹婆、採茶歌、牛犁仔陣…等,參加隊伍之龐大可想而知。

 

俗諺:「下哩仔無吃,阿密哩吃無,五張犁偷請媽祖婆」、「瓦磘無吃,詹厝園吃無,大突寮偷請媽祖婆」,乃當時經濟較差吃無,五張犁趁陣頭未出發之前先偷請媽祖婆遶境本庄,當陣頭到達時媽祖婆已遶完了境也就不用在宴請各陣頭,能省則省。其他各庄則由保正協調那些住戶宴請那些大旗成員,而那些沒有被分配到吃戶的大旗成員,則被戲稱為「漏屎旗」。

 

媽祖遶境十八庄,各庄也演大戲酬神,依傳統酬神戲均由同一戲班演出,而下哩仔及阿密哩為窮庄付不出戲金,然媽祖遶境又不能不酬神,戲班也就義務演出,展現臺灣濃郁的人情味。

 

據退休校長魏水明指出:「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」,大里及霧峰地區有一唸謠「塗城黑,草湖雨,阿罩霧爛糊糊,柳仔湳石頭路(或溪底路),吳厝庄一個堀,丁台仔拜拜咧家己囫。」、或「十一塗城黑,十二草湖雨,十三阿罩霧爛糊糊,十四柳仔湳石頭路(或溪仔底路),十五吳厝庄一個堀,十六丁台仔拜拜咧家己囫。」

 

此類唸謠於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及臺中地區亦非常流傳,大里、烏日地區有「頂哩仔黑,下哩雨,五張犁爛糊糊,三十張犁好走,二分埔紅,賴廍曬死人」。

 

農曆三月二十日,十八庄遶境完成,媽祖起駕回宮,當天旱溪當地居民均須備酒席,招待人數眾多的「大旗」成員及遠道而來的親友,早年庄民生活較為貧因,經濟狀況較差者,負擔太重,甚至將棉被、手耙拿去典當,再將所得準備飯食,招待「大旗」成員,庄民手中夾著鴨肉請「大旗」成員時,口中卻說著:「人客棉被夾去配」聊以自我解嘲。直至近期農曆三月二十日宴請大旗陣頭習俗,漸改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的當日,再擺桌宴請親友,遂有「旱溪媽祖吃尾餐」的說法。

 

「三月肖媽祖」當時旱溪媽祖遶境到某庄頭,庄頭便會宴請親友及陣頭,大臺中地區從農曆三月初一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均有庄頭在宴客,盛況可想而知,當要去受宴時也會戲稱:「要去賣菱角」,誠如臺灣人所說「菱角嘴,沒吃大心氣」。另有一則說要去「逐雞」,雞隱喻「宴客」,意思是說地方上何處有宴客,便往何方跑之意。倘若宴客當天下起雨來,宴會無法舉行,人們便戲稱:「一隻雞,予跑入莿竹埔底去啦。」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十八庄庄民傷亡慘重,庄民無心宴客,又臺灣經濟起飛、人民生活富裕,對受宴的渴望已不再,這流傳數百年的傳統也因而走入歷史。